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黄梅戏舞台演出信息系统论以传播学为视角(3)

来源:信息系统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服饰信息系统 早期黄梅戏舞台演出剧目多为生活小戏,其服饰多以自然着装为主,如《打猪草》、《夫妻观灯》、《打豆腐》等,表现的也是下层劳动

(一)服饰信息系统

早期黄梅戏舞台演出剧目多为生活小戏,其服饰多以自然着装为主,如《打猪草》、《夫妻观灯》、《打豆腐》等,表现的也是下层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演员的着装只要符合角色的基本需求即可。作此选择,原因有二:一是早期黄梅戏演出条件比较简陋,黄梅戏传播者和组织者没有足够的物质条件用于改善黄梅戏的舞台演出环境;二是早期黄梅戏演出的商业化程度普遍不高,舞台演出多为自娱自乐,演出团体多为业余性班社和半职业性班社,简陋的着装基本能满足日常演出所需。这种带有强烈民间性的服饰最大的优点就是它拉近了传播者和受众的心理距离,演的是生活故事,穿的是日常服装,对受众的欣赏和接受也不无大碍。这段时期,我们不妨把它称作黄梅戏传播的“草根时期”。

随着黄梅戏在城市的传播和发展,黄梅戏开始改编、移植其他剧种剧目,增加了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剧目,大致可分为现代戏、传统剧目和新编历史剧三种不同类型。角色的涉及面逐步增加,需求的服装类型与日俱增。黄梅戏的服饰主要包括盔头、戏衣、戏鞋和配饰等四类。传统文戏具体如蟒、袍、帔、褶、官衣、宫装、裙等,武戏如靠甲、龙套、打衣、龙统、箭衣、斗篷等,盔头配饰如王帽、帅盔、巾、罗帽、纱帽及各式盔甲等。[5]425-426新编历史剧则主要参考剧目所反映的时代着装,并结合传统戏衣演出。现代戏多为自然着装,这与草根时期的黄梅戏服饰规律基本相似,但现代戏服饰的设计更为精致、美观。黄梅戏服饰的演进和发展大概与其具有的时代性和开放性密切相关,它始终能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大众的审美趣味不断调整、改变着美术信息系统,以达到舞台演出传播的最佳效果。

(二)化妆信息系统

安徽各剧种化妆情况大同小异,其大致类型无外乎素面、头饰、脸谱、面具等。素面和头饰是黄梅戏舞台演出过程中使用的较多的化妆类型。素面,即演出的主要角色小生、小旦、青衣所扮演的人物,都略施脂粉,达到人物俊俏秀美的效果。次要人物老生、老旦等不着粉,有时在外眼角画三道白色皱纹。传统黄梅戏多演出“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脸谱除丑角外几无应用。丑角也多为经典的“豆腐块(干)”脸谱,面具则较少使用。

黄梅戏在舞台演出过程中基本上采用素面化妆为最多。这与黄梅戏在传播过程中对于审美趣味的选择和审美习惯把握有直接的联系。与昆曲、徽剧、京剧等传统戏相比,黄梅戏带有更强的民间趣味和地方风格。它浓郁的乡土气息让它更贴近下层劳动人民的审美趣味和日常情感。在黄梅戏舞台演出传播的过程中,无论是组织者、传播者,或是接受者恰恰就是欣赏黄梅戏的这股“土味”,也有人称为“田园情歌”或是“田园牧歌”。

当然,除了服饰、化妆之外,黄梅戏舞台演出的美术信息还有砌末、道具、舞台装置、照明、灯光等等不同的方面。通过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观点:黄梅戏舞台演出的视觉表意符号是与它在传播过程中根据演出需求不断调整、改变和适应的产物,这种深受受众影响的美术符号系统重在传递黄梅戏舞台演出的相关艺术信息,并通过传播者、受众和专业组织机构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一套能反映当地欣赏习惯和接受心理的视觉体系。这种体系奠定了黄梅戏视觉美的基本风格和面貌。

四 文本信息系统

黄梅戏的文本信息系统是指黄梅戏在长期的舞台演出实践过程中凝练出的,被确认为具有黄梅戏美学内蕴的剧目剧本体系。它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信息和群体意识,体现了一定区域内一定人群的文化取向和伦理选择,是黄梅戏传播的思想性和主题所在。文本信息系统往往以艺术形象现场传播的方式对接受者进行文化身份认同和道德评判,宣扬与教化并重,以期达到社会风化的目的。这也是黄梅戏舞台演出传播的目的和旨归。

(一)剧目与剧本

黄梅戏舞台演出的剧本大体经过口头约定演出内容、舞台演出脚本、相对完善的剧本等三个阶段。因前两个阶段尚无完善的文字形态,且多为口耳传播,难以留下实证,我们考察黄梅戏的剧目剧本就从相对完善的剧本形态展开入手,论述其在黄梅戏的演出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

黄梅戏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全面实现了剧目、唱腔、表演等各个要素的广泛传播。就剧目来说,艺人能演出的本戏、小戏有200多本,俗称“大本三十六、小戏七十二”。其中大戏指的是本戏,小戏指的是折子戏。黄梅戏在由小戏向大戏的过渡过程中,曾出现了一种名为“串戏”的剧本。所谓“串戏”就是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连着的一组小戏,有的以事“串”,有的则以人“串”。[6]316“串戏”的情节远比小戏丰富,出场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围。建国后,黄梅戏开始改编、移植其他剧种剧目,并创作了不少新剧目。这些剧目极大地丰富了黄梅戏的演出传播活动。

文章来源:《信息系统工程》 网址: http://www.xxxtgc.cn/qikandaodu/2021/0320/1133.html



上一篇:关于艺术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探析
下一篇:产品趣味性设计中的设计仿生学

信息系统工程投稿 | 信息系统工程编辑部| 信息系统工程版面费 | 信息系统工程论文发表 | 信息系统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信息系统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