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黄梅戏舞台演出信息系统论以传播学为视角(2)

来源:信息系统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载歌载舞是黄梅戏的传统表演优势,不但《打猪草》、《闹花灯》、《推车赶会》等生活小戏以歌舞并茂见长,就是经典大戏《天仙配》,也因《织绢》、

载歌载舞是黄梅戏的传统表演优势,不但《打猪草》、《闹花灯》、《推车赶会》等生活小戏以歌舞并茂见长,就是经典大戏《天仙配》,也因《织绢》、《鹊桥》两场戏的优美歌舞而增色。黄梅戏形体和舞蹈信息通过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间歌舞将其特色得以充分展现。从形体表演方面看,黄梅戏歌舞包含着歌唱性渗透(载歌载舞)、舞蹈性渗透(只舞不歌)和兼容型舞蹈(多种舞蹈样式兼容)三种不同的表现方式。[2]189黄梅戏赋予特色形体与舞蹈符号体系构建了它自身剧种的风貌,这些符号是当地民众在长期的劳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是当地民俗与文化生态相互交融的结果,也是当地民众优秀艺术意识和艺术智慧的结晶。

二 音乐信息系统

从黄梅戏音乐系统的构成来看,黄梅戏音乐信息系统包括声乐信息系统和器乐信息系统两大类。这两个信息系统联系紧密,都是通过音乐符号向观众传递着黄梅戏艺术信息。音乐信息系统不仅仅包含声腔的演唱和念白的韵律化处理,还包括器乐或是伴奏乐器的选择和曲律。黄梅戏曲调是黄梅戏唱腔和器乐系统的内在灵魂,体现出黄梅戏在声乐部分它构成唱腔的基本音乐符号,在器乐部分则构成伴奏乐器的类属和基本风格。它们共同构成了黄梅戏音乐符号的基本属性和特征。由于传统戏曲多将“唱念做打”作为其核心的表演元素加以考量,文章遵循惯例,将唱念纳入黄梅戏表演系统,黄梅戏器乐伴奏系统则纳入音乐系统进行考察研究。

(一)文场与武场

文武场是戏曲器乐的重要概念。戏曲乐队中管弦乐部分成为文场,打击乐部分成为武场,合称为文武场,或称“场面”。[3]415根据剧情和场景的不同,文场和武场在剧中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文场的作用主要是为演唱进行伴奏,是为配合表演而演奏的场景音乐。文场所用的乐器,各剧种不尽相同。大致上弓弦乐器多为各种形制的胡琴、二胡、板胡、坠胡等;弹拨乐器多为各种不同形制的月琴、琵琶、三弦、阮、扬琴等;管乐器则为多种不同形制的笛、管、箫、笙、海笛、唢呐等。武场的任务主要是配合演员的身段动作、念白、演唱、舞蹈、开打,使其起止明确、节奏鲜明。另外,演出中场次、段落的转换,唱、念、做、舞之间的相互衔接;舞台情绪、气氛的渲染和转换等,也多用锣鼓来统一与贯穿。

演唱是戏曲音乐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戏曲最为抒情的段落。唱段所传达出来的艺术信息丰富驳杂,它能够参与叙事、抒发主要人物情感,有力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因而成为舞台演出艺术的精华。黄梅戏在演出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重在演唱、兼及歌舞的表演形式。这种表演形式将演唱置于表演的核心地位,较少使用做功或武打,采用的歌舞形式也多为民间歌舞。相对于表演体系系统化程度较高的京剧来说,早期黄梅戏舞台演出剧目中较少做功戏和武打戏。这就决定了文场乐在黄梅戏舞台演出中的地位尤为重要。

(二)主奏与伴奏

相对于表演而言,所用的各种乐器皆为伴奏。相对于各种器乐而言,其中的某种乐器往往成为主奏乐器,像京剧之京胡、昆曲之笛子、黄梅戏之高胡等,它往往决定了一个剧种音乐的基本风格和面貌。此文所称之主奏与伴奏是从这一意义上说的。

每个剧种都有一个主奏乐器,并以用弓弦主奏者居多。黄梅戏最初只有打击乐器伴奏,俗称“三打七唱”,“三打”即铙、钹、鼓等三种乐器。到建国初期,黄梅戏主奏乐器逐渐确定用高胡作主要伴奏乐器,并逐步建立起以民族乐器为主、西洋乐器为辅的混合乐队,以增强音乐表现力。传统的锣鼓点质朴、洗练,常用的有一、二、三、四、五、六、九槌,和十三槌半、四不粘(又名“一字锣”)、蛤蟆跳缺、凤点头、三条箭、推公车等。配合身段表演的有起板锣鼓、十三槌半、七字锣、叫锣等。[4]1006建国后,黄梅戏打击乐又陆续吸收京剧技艺,编创了一些新锣点,以适应表演和声腔伴奏的需要。因受到徽调、京剧、民间吹打及道教音乐的影响,黄梅戏吸收了京剧中的《三枪》、《大开门》、《小开门》、《枯皇天》、《游春》、《琵琶词》等曲牌,成为伴奏曲牌。

三 美术信息系统

戏曲是综合艺术,其传播必然借助各门类艺术的表意符号和艺术信息。美术信息系统是戏曲传播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在舞台表演中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和表意语汇,从而构成戏曲特有的传播符号。京剧作为国剧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美术信息系统,对大多数的地方剧种影响较大。黄梅戏是较为年轻的剧种,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借鉴了大量的京剧舞台美术内容和表意符号,如灯光、服饰、化妆、造型、脸谱等等,再加上现代舞台美术发展的影响,黄梅戏美术信息系统逐步发展完备。其中,服饰与化妆作为舞台演出的核心构成内容,充分体现了黄梅戏独有的美术信息内涵和风格。

文章来源:《信息系统工程》 网址: http://www.xxxtgc.cn/qikandaodu/2021/0320/1133.html



上一篇:关于艺术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探析
下一篇:产品趣味性设计中的设计仿生学

信息系统工程投稿 | 信息系统工程编辑部| 信息系统工程版面费 | 信息系统工程论文发表 | 信息系统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信息系统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