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基于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生培养管理全程化(2)

来源:信息系统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表1:Z导师近三年指导水平数据汇总项目 指导研究生数量 研究生总计发表文章和专利数量研究生获得奖学金人次 优秀毕业生人数 优秀论文篇数 延毕学生

表1:Z导师近三年指导水平数据汇总项目 指导研究生数量 研究生总计发表文章和专利数量研究生获得奖学金人次 优秀毕业生人数 优秀论文篇数 延毕学生数量 论文抽检情况数量 10 12 6 6 1 0 1,通过

后期,可以针对上述各项指标设置相对应的星级标准并进行统计,以“1至5”对该导师的指导水平进行评级,供新生入学导师选择时的参考数据以及导师考核的指标之一。

2.2 课程分析和学业预警体系

2.2.1 体系建立背景及原则

重视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修读环节和基础文献的学习环节,具备本专业(领域)课程基础知识是学位论文选题的前提,也是论文写作的基础。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由于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自身的科研项目中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在另一方面增加了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难度。

有鉴于此,我校设计构建了课程分析和学业预警体系。该体系能够通过对历年研究生专业课程情况进行统计,得到课程分析预警体系。同时,针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成绩、开题状况、预答辩的数据分析,形成学业预警体系。另外,该体系还能结合研究生录取时的成绩,形成学业预警名单,对有“未能顺利完成学业”风险的研究生加强管理。

2.2.2 体系应用实例分析

以 S学院五门专业课程的近三年数据和2018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的相关数据为例,进行研究生课程分析和学业预警体系应用实例分析(仅统计硕士研究生),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表2:S学院五门专业课程数据汇总项目 GJWSW GJSWHX SPWLHX SPCD YYWSW一次性通过率,% 73.3 92.8 96.1 85.5 70.3补考比率,% 25.1 6.2 2.4 13.4 27.3重修比率,% 5.1 0 0.7 4.3 2.3

表3:S学院2018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数据汇总项目 学生梯度1 学生梯度2 学生梯度3 学生梯度4 学生梯度5课程成绩绩点 3.8 3.6 3.3 3.0 2.8开题一次通过率,% 100 100 78 88.9 50预答辩一次通过率,%100 100 90 100 100论文送审优良率,% 87.5 88.9 61.1 81.3 50(无优秀)录取成绩平均分 333.8 320 303.8 300.5 283.5注:学生梯度层级根据课程成绩绩点划分

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1)在S学院的5门专业课程中,GJSWHX、SPWLHX、SPCD的一次性通过率均超过80%,重修比率均低于5%。说明硕士研究生对于上述3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程度较好,通过率较高。

(2)相比于其它3门课程,GJWSW、YYWSW的一次性通过率仅为70%左右,补考比率超过了25%,且GJWSW的重修比率超过了5%。说明这两门专业课程对于硕士研究生的要求相对较高,具有相对较高的学习难度,尤其是GJWSW。

基于上述课程案例,该体系能够对各门专业课程的历年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形成相应的课程报告,硕士研究生可以根据课程报告,结合自身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善,减少挂课和补考等情况的产生。

从表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1)S学院2018年毕业的硕士生中,课程学习成绩绩点越高,论文送审优良率也越高,说明研究生对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对论文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2)课程学习成绩绩点越高,开题一次性通过率也相应越高,说明研究生对课程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开题。而绩点高低对预答辩的一次性通过率没有明显的影响。造成预答辩环节中显现的几乎为“零淘汰”的状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重制度而轻落实的现状,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预答辩走过场的状态。

(3)课程学习成绩绩点越高,相应硕士研究生的录取成绩的平均值也越高,说明录取成绩较高的研究生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对专业课程掌握程度较好。

基于上述研究生的学业案例,该体系能够对各个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成绩绩点、开题和预答辩、录取成绩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让研究生实时了解自己的学业情况,从而督促自己在每个环节的学习状态,为撰写学位论文夯实基础。

2.3 学位论文质量分析体系

2.3.1 体系建立背景及原则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其研发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近年来学位论文质量下滑的报道屡见不鲜,各高校纷纷探究如何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我校设计构建了学位论文质量分析体系。该体系通过获取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送审、优秀论文篇数、省论文抽检情况及延期授位研究生人数等数据,形成学位论文质量等级报告,据此设定下一轮学位论文盲审抽送比例,加大对评价等级低的专业的抽送比例,完善学位管理的质量监督机制。

文章来源:《信息系统工程》 网址: http://www.xxxtgc.cn/qikandaodu/2021/0303/1103.html



上一篇:基于架构的艺术类招生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下一篇:护理质量控制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信息系统工程投稿 | 信息系统工程编辑部| 信息系统工程版面费 | 信息系统工程论文发表 | 信息系统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信息系统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