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高校智慧校园信息系统的优化研究(2)

来源:信息系统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3 智慧校园的技术能力不足 智慧校园依靠多种技术来实现个性化、智能化服务,但是很多高校在建设智慧校园中并没有足够的技术加持,比如物联网技术

3.3 智慧校园的技术能力不足

智慧校园依靠多种技术来实现个性化、智能化服务,但是很多高校在建设智慧校园中并没有足够的技术加持,比如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的运用没有融入建设中。当前高校背景下,一个合格的智慧校园信息系统应具有稳定的数据处理速度和庞大的信息储存空间,以此来满足高校师生人数不断增多、储存数据日益庞杂的现状,但由于高校本身技术能力的不足,类似的智慧校园信息系统暂时无法实现。

3.4 智慧校园网络系统建设封闭

有些高校中存在着网络系统闭塞的问题,这是因为校方处于对师生信息的保护,不全面开放校园网络系统,致使信息系统的完整构建难以完成,校园网络系统的封闭不利于校方实施全面的信息管理,同时也制约了师生信息化需求的实现,将会导致系统化信息系统难以构建。

3.5 智慧校园的构建不够系统化

高校在建设过程中仍忽视了系统化的规划工作。智慧校园的构建需要多方人员的密切配合,从管理层到教师再到学生,需结合学校的自身情况对其构建工作进行规划,完善智慧校园信息系统。智慧校园的建设呈现出一种“进展十分缓慢,遇到有关技术问题时只得暂时搁置”的消极状态,这不利于其系统化的提升。因为智慧校园信息系统绝大部分领域都因其建设时没有考虑到信息共享的问题,所以各个系统之间无法进行信息互换,从而使数据、硬件以及应用的孤岛化。现主要表现在:由于系统的独立性,系统之间信息流通不畅,导致信息隔断;各个数据库处于分散状态,所以用户必须通过不同的系统来得到全面的信息。总体而言,目前的校园信息化建设还是缺少系统布局。

4 智慧校园信息系统的优化措施

4.1 优化基础设施,新增应用服务

传统的“智慧校园”各模板之间相对独立,不仅造成了用户使用的不便,也给系统的维护、运行增添了多余的负担。因此,首先将各模板进行整合,通过覆盖广泛的有线和无线网络做到基础设施和谐统一,能够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规模的数据存储、数据共享、数据备份和高性能计算服务。功能方面,应采取多种有力措施推进IT 服务的深入应用,针对核心业务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类,提供教学与生活两大类功能,并新增基于用户而产生的IT 服务展示和详细的服务检索目录,做到功能上的平衡。

4.2 完善运维管理,提升平台技术

平台技术方面,一方面参考相关平台的网页排版,同时结合项目创新,让“智慧校园”的用户可以在尽可能少的页面内搜寻到足够多的功能服务,给用户提供“一镜到底”似的浏览体验,避免冗杂的功能窗口干扰平台使用;另一方面通过物联网,使“智慧教学”与“智慧生活”相结合,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资源、人力、设备的智能调配,可以进一步节约成本。利用云计算技术,在构建智慧校园“互联网+平台”的时候,需要利用多种现代化的技术,优化网络系统,确保数据中心的平稳运行。在管理方面,结合物联网、建筑信息模型等新型信息技术,建设可视化的“BIM+FM”管理平台,让教学楼与工作、学习模块对接,让寝室楼群、图书馆与生活模块对接,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实时监控设备,跟进系统的维护运营,减少后期维修成本。可以适当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加强网络基础建设,从而为本校提供更便利的智慧校园服务。以技术、理念、规章为切入点解决信息安全隐患。其中,技术方面是尤为重要的,技术存在漏洞智慧校园系统的信息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与教育部、公安部等相关部门紧密合作,从而增强智慧校园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建设,完善其安全保障制度。

4.3 开放系统建设,满足实际需求

智慧校园的建设与管理需要以用户为核心,无论是IT 建设内容还是服务呈现,用户的实际需求都是平台建设的出发点。为了使智慧服务更加深入,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通过组织相关专业进行调查研究,对系统运行中的问题逐个击破。校园网络系统的建设内容在尽可能全面的情况下开放给用户,并可新增反馈功能区,收集用户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满足需求。

4.4 建立监督部门,及时评估完善

为了对“智慧校园”的建设进行及时监督和完善,建议校方可以成立教职工端与学生端的职能监督部门,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改进,同时监督部门内部可以积极开展自我评估、外界审查等活动,将“智慧校园”的职能结构透明化呈现给各方,形成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这一块在调查中有了解到国外的先进“智慧校园”均建立了校级CIO 办公室和IT 治理委员会辅助决策和反馈,国内高校也可以借鉴国外高校的经验,同时结合自己的高校建设情况成立不同的反馈机制。

文章来源:《信息系统工程》 网址: http://www.xxxtgc.cn/qikandaodu/2021/0302/1098.html



上一篇:现代互联网技术下高校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下一篇:大数据背景下科研单位经费管理优化探讨

信息系统工程投稿 | 信息系统工程编辑部| 信息系统工程版面费 | 信息系统工程论文发表 | 信息系统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信息系统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